
二人合影,賀希寧舉起的是沈梓捷的金牌。老賀的金牌去哪了?#全運會##深圳男籃[超話]#
頒完獎的第一時間,老賀就把金牌交給了自己的母親。
分享一段對老賀的采訪成稿。
1997年1月,賀希寧出生在一個軍人家庭。典型軍人做派的父母,塑造了他最初的性格輪廓。五年級,賀希寧第一次接觸到籃球。在此之前,他練的是田徑短跑。
沒有專業(yè)指引,熱愛自由搏擊的父親,成了他籃球路上的第一個“教練”。夏天的室外水泥場,父親靠著零星的打球經(jīng)驗,帶著他一遍遍練習三步上籃和運球。外號“小黑”的賀希寧笑道,“我現(xiàn)在這么黑,可能就是那個夏天曬的?!?/p>
軍人血性塑造了家的底色。比賽沒打好,從球場到餐桌,父親的訓誡會一路相伴,直到母親出面叫停。這份嚴厲,鍛造了他鋼鐵般的意志,卻也讓他早早學會了擔當。
2012年夏天,東莞籃球?qū)W校組織的林書豪訓練營成為賀希寧職業(yè)生涯的轉(zhuǎn)折點,他被新世紀青年隊教練原園相中。在此之前,籃球于賀希寧只是一項愛好,至多是以體育特長生身份向上求學的“敲門磚”。
“我至今還記得,原指導遞給我的那張紙,‘如果你有興趣,想嘗試職業(yè),打電話給我’。我飯都沒吃,直接打電話給爸媽?!辟R希寧回憶道,母親不愿意讓他走職業(yè),因為這是一條比高考還難的“獨木橋”,加上不出眾的身體天賦、沒有籃球資源的家庭背景,“父母都希望我走一條平穩(wěn)的道路,尤其是我的文化成績還可以?!?/p>
“如果我不行,我自己承擔責任。你們不讓我去,我念著想著,書也讀不好?!逼珗?zhí)的少年用近乎決絕的姿態(tài),跳下原本的人生列車,父母答應陪他賭一把。